蛋白靶向降解嵌合体(proteolysis-targeting chimeras,PROTAC)是近年来一种极具前景的药物开发策略。其原理是利用泛素-蛋白酶体系统(UPS)降解含有胞质结构域的靶蛋白(见:PROTAC模式图)。PROTAC可以特异性的降解靶蛋白。这与传统的靶蛋白抑制剂的开发策略完全不同,有望能够解决一些还未成药的靶点的成药性。
PROTAC模式图
自2001年PROTAC首次作为化学生物学方法和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来,经过20年的发展,PROTAC技术已广泛用于药物开发。2019年5月由Arvinas Biopharma开发的ARV-110获得FDA快速通道批准,主要用于治疗患有转移性趋势抵抗性前列腺癌(mCRPC)。近期PROTAC药物开发又传来好消息,Nurix Therapeutics公布了靶向降解BTK的PROTAC分子—NX-2127的临床数据:NX-2127在12例可评估反应的且全部接受过BTKi治疗(ncBTKi和/或cBTKi)的CLL末线患者中,ORR达到33%,即12例患者中就有4例达到PR或CR,中位治疗线数更是达到6。数据还显示ORR会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球有3款产品处于临床2期,14款产品处于临床1期。靶向降解BTK的PROATC为整个赛道开始彰显临床潜力的靶点。PROTAC药物开发方兴未艾。
不过,PROTAC的开发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近日,Arvinas公布了其开发的ARV-471的部分临床进展。数据显示,在71位患者分别接受每天ㄧ剂200 mg(n=35)或500 mg(n=36)ARV-471治疗,所有患者(n=71)的CBR为38%,其中两位患者(2.8%)为PR,其余(35.2%)均为SD。
PROTAC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开发策略,有其独特的优势,能够提供更多的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可能途径。但同时,PROTAC的开发也存在较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难题,包括其对分子设计要求高,缺少细胞靶向性,生物利用度不高等不足。因此,进一步提高PROTAC的成药性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。
C-PROTAC技术平台是一种全新的PROTAC药物递送技术,能够赋予PROTAC细胞靶向性,显著提高PROTAC的成药性,同时极大地降低PROTAC的设计和开发难度,扩大其应用领域。C-PROTAC基于同宜的双配体偶联药物(Bi-XDC)技术,专门针对PROTAC的靶向递送进行设计和优化。
临床前研究证实,C-PROTAC相对靶向降解同样蛋白的PROTAC而言,能够更好的将药物富集到其靶向的肿瘤细胞中。下图是同样给药剂量(摩尔量)下,C-PROTAC和PROTAC在小鼠体内肿瘤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。数据显示,在肿瘤中,C-PROTAC浓度是PROTAC浓度的5-6倍。这一差异主要来自于C-PROTAC的肿瘤靶向富集作用。
在多个小鼠体内CDX和PDX肿瘤模型的研究中,我们观察到C-PROTAC具有比PROTAC更低的起效剂量和更高的耐受剂量,即给药窗口显示提升。靶向降解相同的蛋白,PROTAC的给药窗口约2,而C-PROTAC的给药窗口可以达到24,扩大了近12倍。
C-PROTAC降低了PROTAC要药物的设计和开发难度。C-PROTAC能够针对更多的治疗领域进行开发。目前,在获得了临床前的概念验证的基础上,同宜布局了多条C-PROTAC产品管线,包括三阴乳腺癌、小细胞肺癌、结直肠癌等多个适应症,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。
同宜医药的C-PROTAC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PROTAC药物开发策略。它解决了PROTAC药物开发过程中的部分难题,显著提高PROTAC药物的成药性和开发成功率,有望在更广泛的临床实践中获得应用,造福更多患者。
关于同宜医药
同宜医药成立于2016年,致力于双靶向XDC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。公司管理团队由包括2位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,1位江苏省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在内的,多名优秀的生物研发、药物化学与CMC,临床专家与商务开发人员组成,均拥有丰富的国内外新药研发管理经验。
同宜独有的双靶向XDC技术平台,目前共有三个平台包括BEST™技术平台,C-PROTAC技术平台和慢性病技术平台。双靶向XDC技术可望克服多种具有良好活性的分子的成药性障碍,开创药物开发新途径。
公司不限于全球高发病率癌症的治疗,也在其他器官传递与慢病治疗中有新的积极拓展,目前多个管线项目都陆续步入全球开发阶段,其中CBP-1008已经在全国十九家医院进行Ib期临床,CBP-1018也进入临床试验Ia阶段。
新药网精选文章《同宜医药C-PROTAC平台:让PROTAC更精准》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新药网立场。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inyaoapp.com/879.html